查看原文
其他

“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创造无数人间奇迹,他们背后的名字叫中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时代楷模发布厅”(ID:CCTV-SDKM)、“人民日报”(ID:rmrbwx)、“中国国际扶贫中心”(ID:gh_cc9879e52efc),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微博@四川省乡村振兴局、@人民网

“持证上岗,饭碗端得稳稳的”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逵营村脱贫户杨胜洪
在家门口的工厂当起电工
“好好干,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中国大地上
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
一个个脱贫山乡沧桑巨变
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答卷

十年间,悬崖村

脱贫了,改名了,壮大了!


2020年5月,村里84户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时,村民莫色尔布从悬崖村搬进了楼房。他说, “太不容易了,才几年时间,村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悬崖村的村民搬进县城住进楼房

从“猴子居住的地方”到脱贫攻坚实景博物馆

莫色尔布说,悬崖村原名叫作阿土列尔村,位于昭觉、美姑、雷波三县交界之处,距离昭觉县城72公里。两百多年前,一群彝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和械斗,攀上悬崖,住进高山,形成了阿土列尔村。

悬崖村的卫星地图

“阿土列尔村地势险峻,曾经,村民外出必须上下落差800米的悬崖峭壁,踩过218级藤梯。”莫色尔布说,因为外人难以抵达,阿土列尔村又被称为“猴子居住的地方”。

2016年5月24日,媒体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把阿土列尔村的整体现状呈现在公众面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人们称它“悬崖村”。当年底,2556级钢梯架上悬崖,取代了藤梯,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2020年5月12日至14日,阿土列尔村84户精准扶贫户走下钢梯,陆续搬进昭觉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了村庄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变。因为它见证了伟大的脱贫攻坚,它成了一个样板,一份历史遗存,因此,凉山将其整体纳入脱贫攻坚实景博物馆,它的编号是003。

从阿土列尔村到悬崖村

在进入阿土列尔村的路上,峭壁上,已经挂起了火红的“悬崖村”的招牌。原来,从2021年2月14日起,阿土列尔村已经更名为悬崖村,而它之前所属的原支尔莫乡,和其他几个乡合并为古里镇。


从支尔莫乡到古里镇,从阿土列尔村到悬崖村,源自2019年四川省启动的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悬崖村不仅没有被减,反而合并了其他的村庄,面积和户籍人口均涨了。

“通过一系列调整和优化,在阿土列尔村的基础上,说注村整体并入,来洛村两个社并入,构建成了崭新的悬崖村。”昭觉县民政局局长谢英进一步解释,之所以把阿土列尔村更名为悬崖村,是因为悬崖村知名度更高,有利于村庄的发展。她说,在更名期间,当地(时)还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也入户调查了村民的意愿,大家一致认为,阿土列尔村更名为悬崖村更有利于村庄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通过层层上报,最终成功更名为悬崖村。

古里镇镇长帕查有格告诉记者,从阿土列尔村到悬崖村,幅员面积由11平方公里长到了26平方公里,户籍户数由161户长到了355户,户籍人口由730人长到了1758人。他还透露,去年,悬崖村人均收入已达到了10400元。

从走进悬崖村到走出悬崖村

帕查有格介绍,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经顺着钢梯,走进了悬崖村。大山深处产出的牲畜、野生蜂蜜、脐橙、油橄榄等农副产品和美丽风光顺利着钢梯和互联网走向了全国各地。

他说,摆在悬崖村面前的机遇很多,土地不足限制悬崖村的发展。为此,当地想出了用飞地模式破解土地瓶颈的难题。他展望,“未来,悬崖村这个大IP将带动周边村庄、甚至凉山东部的文旅产业发展”。

航拍悬崖村

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比小龙介绍,目前,悬崖村在产业上以提升传统马铃薯、玉米以及山羊和肉牛种养殖为主,围绕农文旅资源优势逐步拓展中药材、脐橙、油橄榄、青花椒、核桃等可融于旅游的产业。已发展油橄榄种植205亩、“三七”50亩、脐橙园100亩,仅油橄榄去年就实现流转、就业等收入30万元。通过农旅销售各种农特产品4万斤,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增收10余万元。在产业上初步实现了“长短结合、种养互动、农文旅互融”的产业布局。

莫色尔布背着他种下的脐橙

马比小龙透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将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和“悬崖村”知名度,在农文旅上做文章,打造彝区农文旅体验示范基地。

溜索过江的小姐妹长大了
说起怒江溜索
很多人还对15年前
溜索过江求学的山区孩子们
记忆犹新

那张记录着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余春花和余才妹姐妹俩
溜索过江上学的照片
在当时震撼了许多人
如今
15年过去了
她们过得怎么样?
2014年
姐姐余春花
考入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护士
妹妹余才妹虽然没能考上大学
但在精准扶贫开展以来
余才妹和村民们一起发展草果种植
依靠草果走上了致富路

“国家给我们建了桥以后
这样的溜索就很少了
只保留了一些给游客体验”
2018年12月30日
横跨怒江的悬索桥——乔马桥建成
余春花和余才妹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年艰险的溜索
成为了游客体验项目
姐妹俩说:
“我们这一代不需要再过溜索了
下一代也不需要再过溜索了
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吧”

目前
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11.5万亩
鲜果总产量近4.74万吨
产值13.2亿元
已成为我国草果的核心产区
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


2015年全国两会,“溜索改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了近34亿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7个省(区)实施“溜索改桥”项目,共建设桥梁309座,并配套建设796公里连接道路。项目覆盖约1168个建制村和4000个自然村,惠及人口约165万。


精准扶贫

让怒江的溜索变成了大桥

也打通了许多人通往幸福的路


让老百姓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走出大山住新房
门口干活幸福长”
走进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易地扶贫安置点南溪苑社区
脱贫户郑传春家门口的对联
道出脱贫攻坚带来的幸福生活


住安全房,喝放心水

上学看病不再愁

2021年脱贫人口

人均纯收入超过1.25万元

比上年增长16.9%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脱贫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借助直播平台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独龙江乡村民白忠平

让草果、独龙毯等特产“飞”出深山

“以前,一场大雪封山半年

现在隧道贯通,通信信号满格

真是‘一步跨千年’!”


看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

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

每个脱贫县形成2至3个主导产业

脱贫地区处处呈现

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江西省永新县在中村的葡萄基地里

史小六正带着村民采摘果子

“脱贫不忘感党恩

我要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史小六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期间

帮扶干部介绍他到基地打工

刻苦好学的他成了产业带头人


“多亏了苏陕协作

家门口建起产业园

让我们端上了新饭碗!”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

福缘社区产业园

脱贫户魏彩妮正忙着采摘双孢菇

“每个月能赚三四千元

100多人经过培训入园务工增收”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之地

村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大力发展苗绣、矿泉水、旅游等产业

村民收入稳步提高

“好日子是精准扶贫带来的

村子每天都有新变化”

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说


这样的人间奇迹

书写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

四川大凉山

阿土列尔村村民走下2556级钢梯

翻过了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

湖南湘西州

十八洞村不再

“袋子空、家里空、寨子空、精神空”

群众感慨

“现在的日子,过去做梦都不敢想”

云南贡山县

独龙族发展驶上快车道

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

……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

一户户家庭命运改变

无数人成就了梦想

中国提前10年实现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

中国的经验可以为

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这样的人间奇迹

背后是无数人持续战斗、挥洒心血

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

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

黄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

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

黄诗燕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

担任炎陵县委书记的9年里

走遍全县120个村庄

……

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

同贫困群众

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

生动诠释了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

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

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

这种对脚下土地、身边人民的热爱

对肩上责任、心中信念的执着

留存于祖国大地,熔铸成精神丰碑


“大山的女儿”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

就不想再回去了

但总有人是要回去的

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



2016年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毕业后

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

毅然回到家乡百色

主动投身扶贫一线

为振兴乡村贡献力量

她带领群众搞种植

发展农产品电商

实现了贫困家庭户户有致富门路

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的目标

2019年6月

百色市遭遇强降雨

她冒着山洪暴发的危险

连夜赶往村里

不幸遇难

30岁的年轻生命

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2021年2月25日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

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替爱女戴上了大红花、湿了眼眶

令无数网友动容

黄忠杰说

“女儿回乡后一心扑在工作上

是党培养了她

她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为她骄傲”

今年2月24日

黄忠杰在家因病逝世

临走前,这位朴实的老人

仍不忘嘱咐大家

“希望孩子们坚强团结

把文秀的精神传承好”

2020年底

百坭村实现脱贫摘帽

如今的百坭村

产业兴旺,路网畅通

砂糖橘压弯了枝头

水泥路通向群山

灵秀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

……

2021年

百坭村文秀幼儿园正式开学

迎来了首批入园的110多名孩子

黄文秀的心愿——

为村里建一所幼儿园也实现了


刘桂珍:守望山村40余年


山西省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是十里八乡数得上的美丽乡村。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说离不开刘桂珍的一份功劳。

刘桂珍今年59岁,身材瘦小。段家湾村乡亲,是她不离不舍的守望——她挎着药箱在山路上奔波了44年,在小学讲台上坚守了29年,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村委会主任。

时光回到1978年。那时村里没有医生,村民们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县里培训赤脚医生,给了段家湾一个名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一句“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让一心想考大学的刘桂珍当起了村医,一干就是40多年。

刘桂珍在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卫生所,为一名村民测量血压(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通过自学、请教,刘桂珍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理疗,成了村民信任的“全能医生”。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村民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一次,刘桂珍去给人看病,自行车在半路上坏了,瘦弱的她扛不动自行车,怕耽误看病,干脆把车丢在路边,徒步走到病人家里。一位邻村村民路过时发现了她的自行车,帮她把自行车扛回了家。刘桂珍回家听到丈夫的讲述后,流下眼泪。“村民们都认我的好。”刘桂珍说。

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孩子们停课了。父亲一句“你临时顶上吧”,刘桂珍又兼任起了代课教师,一直教到了2017年下半年。这份“临时”活,一干又是29年。

刘桂珍在山西省代县王家会小学上数学课(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长期为故土无私奉献,刘桂珍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1996年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兼任村委会主任。

记者此次见到刘桂珍时,她正在村民家里出诊。最近天气转凉,72岁的李长来腰腿疼得厉害。“桂珍给我看了十几年病,有时看我生活困难还倒贴医药费。不光对我,对其他人也一样。”李长来说。

刘桂珍(中)与代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商量解决供水管道问题(2022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晓飞 摄


从李长来家出来,刘桂珍径直朝峪河河道走去,去见约好的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前不久,湍急的河水冲断了埋在河床下的供水管道。刘桂珍一直心急火燎,担心村民用水不便,也担心村里旅游项目“打了水漂”。经过小半天认真勘察和商量,最后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她才放心回了家。

“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是段家湾村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桂珍想尽办法带领大家走出贫困。她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头在自家承包的3分河滩地种上了油松树苗。经过精心管护,第三年春天见到成效,3分地的树苗卖了7.5万元。

在她的带动下,种树苗的村民越来越多。她不仅为村民垫钱送苗,还当起了技术指导员。后来,段家湾村成立了苗木合作社,注册了以“刘桂珍”命名的商标,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到2017年底,段家湾村贫困户全部脱贫。现在全村种了120亩苗木、4000亩沙棘,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桂珍说好肯定好。”79岁的村民郭永红说,在刘桂珍带动下,他家种了7亩多树苗。“油松、樟子松、白皮松等都长成气候了,年年有钱赚。今年已经卖了6万多元。”

刘桂珍(左)和村民聊家常(2022年7月6日摄)。新华社发


种植中药材、试种黑松露……作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刘桂珍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今年,她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眼下,刘桂珍正带领大伙儿着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度假休闲和野炊、野营、漂流等旅游项目,争取让村民们多挣“旅游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

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

“只要县里还有一个人没有脱贫

我就不能休息”

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

6年时间行程60万公里

磨穿了鞋底,跑白了头发

倒在了脱贫一线


姜仕坤(左)在贵州晴隆县长流乡与村民交流(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

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

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

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

如今她身患多种疾病

却依然不肯把时间留给自己


张桂梅(中)正在检查学生上课情况。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张桂梅在家访的路上吃药。(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种精神

不仅闪耀在党员干部

“我必须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

的铿锵誓言里

也体现于贫困群众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豪情中

彰显在全社会

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

浓厚氛围里


“脱了贫还要加油干

实现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精神不能丢!”

带领下庄村村民

凿出8公里“绝壁天路”的毛相林

谈起发展干劲十足


2020年7月3日在下庄村拍摄的毛相林。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山林交融,天水一色

雄秀与苍茫相映,江水清碧见底

村落集镇点缀其间

万千气象沿江挥洒……

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

生动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秀丽景象

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如今,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这一“神来之笔”

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正在加速绘就

坚定信心、咬定目标

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

迎接我们的必将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青春大于号新媒体工作室

编  辑丨李之媛

校  对丨贾昕萍

校  审丨孟诗琪

值班编委丨刘    斐

点亮“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